2007年9月26日

live

我想我是迷上了現場表演的感染力,
之前除了久久一次的演唱會,還有偶爾的簽唱會,
並不會特地到某些地方看小型的表演,
例如女巫店或河岸留言之類有名的(藝文場所嗎?!)
沒有伴、消費高、有名的歌手或樂團會排隊到腿軟,
即使常有這方面的表演訊息也不會去。

記得在台藝有[搖滾樂府]每週三中午在寶豆會有表演,
雖然偷偷覺得有時候落差很大,但是也是值得鼓勵,
有時候路過會停下來聽幾首或在那吃午餐聽一整場。

後來到了北藝,二樓咖啡常會有樂團表演,
還有同學的關係,比較常去聽,
漸漸覺得這樣也很好,無論有不有名,
現場聽別人創作的音樂感染力特強,
(當然也是要有實力 不是誰唱都好聽)
原來這種事會上癮的。

容納不下太多人的場地,也許昏暗或太冷太熱,

可以聽到不加修飾的聲音,
可以清楚看到手指撥動著吉他弦,
可以感覺到他們想表達他們對音樂的執著,
幸運的時候還可以有眼神交流。


這種算不算後現代的小資產階級所要表現自己的品味?
(我中毒很深)

1 則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