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3月22日

Tickets to...




高中搭車的月票。

也不記得當初為什麼會留下這些,
高中以前沒有用過、高中以後也用不到的公車月票。
少了幾個月,都是因為剪到剩最後一張被司機收走了。







高中上學搭的是桃園客運,
平常都搭一甲專車直接到學校,
除非等不到專車,才會搭一路車到總站換車,
這樣要多花一趟錢和一點時間,
唯一的好處是比較容易遇到好朋友們,
但是也可能會遲到,所以我並不常這麼做。





後來才知道,我跟現在的男朋友
高中是在同一個站牌等車,
但是我從來沒遇過他,
所以沒有甚麼多年前就在哪裡邂逅的故事。
因為我是個早起的孩子,
通常是搭第一或第二班車,
六點半到四十分之間就會到學校,
然後悠閒的吃早餐、看書、和同學聊天;
但是大爺他常常都睡到沒專車的時間才出門,
到學校的時間可能已經升旗完開始第一堂課,
怎麼樣我也不可能和他搭同班車上學,
不過回家就不知道了。






一甲車是名符其實的沙丁魚罐頭,
因為搭的人很多、又和壢商一起,
還會有莫名其妙覺得順路而硬上的路人,
常常都是擠到臉快貼在玻璃上,
人都擠在階梯上,其實是非常危險的!



那時候早上的司機,通常不放音樂或是只聽地下電台,
而且每個都大哥臉,開車像參加F1一樣,
還可以停在路邊買個早餐或檳榔再上車,
旁邊如果並排了公車還會打開車門聊天,
高一剛開始搭公車上學的時候很不習慣,
不過久而久之就習慣了,可以安心的睡到學校。





唯一一個記得的司機我們都叫他阿亮,
因為他長得很像超級任務的年輕版阿亮,
而且他會聽的電台是桃廣,在那時候算是很時髦了,
至少早上聽到的是一些流行國語歌曲,
而不是覆誦到都快會背的賣藥電台號碼。
如果剛好站在階梯或是零錢箱旁邊,
有時候還會跟我們聊天,算是個親切的司機。







算算月票,這幾個月用的特別凶,
高二的夏天到底在做什麼呢?!
好像知道,但記憶又好模糊。





91.04~91.06 是高三衝刺的時候,
不過那時候我都往畫室跑,
差不多已經都沒有去補習班了,
念書都到衛生所的閱覽室或學校教室,
這樣才可以想練畫的時候就走。






當年搭車拿著月票,
應該和現在拿悠遊卡的感覺差不多吧!
但是悠遊卡不會像同學的月票一樣
被洗衣機洗過變成軟綿綿的紙團卻還可以用;
也不會每次都握著同一個地方
而握出一塊黑黑的痕跡;
也沒有辦法每個月換顏色排成壯觀的畫面。
還有那我三年都沒仔細看過的小廣告,
現在那些地方除了劍橋和YES
對我而言也都是個謎。








搭著搭著 就到了大學...

3 則留言:

  1. 我還用過硬紙片的市公車月票.
    不過那是高一時的了.

    月票上的小廣告好像到我高三才有.
    然後那時桃客的市公車都還是黃色的.

    回覆刪除
  2. 公車是黃色的?!
    我真的沒有印象...
    學長形容的感覺
    好像年代很久遠(逃)

    回覆刪除